阿里山森林鐵路 阿里山小鐵路介紹
來源:臺灣游 作者:一個主編
旅游主題: 情侶約會,親子游,周末出游
路線歷時: 1天
參觀景點: 阿里山森林鐵路
全線自海拔30公尺的嘉義,一路爬升至2,216公尺高的阿里山,全程經過47個隧道、72座橋,沿途可欣賞熱、暖、溫等不同森林帶之植物種類變化與美麗的山脈、溪谷。
前2(1899)年,日本人為轉運木材而規劃興建
阿里山鐵路,軌距762毫米,最大坡度6.25%,最小曲率半徑40公尺。元(1912)年,長達66.6公里的嘉義至二萬坪段宣布通車,3(1914)年,再延長至阿里山并逐漸增設支線,總長71.4公里。全線自海拔30公尺的嘉義,一路爬升至2,216公尺高的阿里山,全程經過47個隧道、72座橋,沿途可欣賞熱、暖、溫等不同森林帶之植物種類變化與美麗的山脈、溪谷。阿里山森林鐵路分為平地與山地兩線段,前者指嘉義至竹崎14.2公里),后者為竹崎至阿里山線段57.2公里。
當火車以推進方式運轉至獨立山時,為遷就急峻的山形,則須以螺旋型環繞獨立山三周(約五公里長、兩百公尺高)而至山頂。當回旋上山時,在車上可三度看到忽左忽右的樟腦寮車站仍在山下,然后鐵道再以8字型方式離開獨立山。而自屏遮那站到第一分道后,鐵路呈z字型曲折前進,經過三個分道時,火車時而往前拖、時而在后推,終抵阿里山,故有阿里山火車碰壁之稱。
昔日為了集運木材、運輸生活物資而辟建的阿里山森林鐵路,如今已蛻變成發展森林旅游的觀光鐵路列車。73(1984)年,增設行車時間僅3小時15分的「阿里山號」快車后,原來的蒸汽火車與報廢車廂即裝潢成風味獨特的車廂旅館與古老蒸汽火車展示區,位于沼平車站旁,供游客住宿與觀賞。75(1986)年,由國人自行開辟的祝山支線通車,全長6.25公里,以阿里山新站為起點,蜿蜒于海拔2,216-2,451公尺的高山間,經十字分道轉對高岳至祝山,此為國人自建的第一條高山鐵路,專供祝山觀日行。
至于全長9.2公里的眠月支線,則開放于72(1983)年,火車一路蜿蜒于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崇山峻嶺間,當您看到一座高十余公尺、形狀像猴子的巨石,即到了終點站「石猴游憩區」。白木林為石猴游憩區之奇觀,在森林大火后,矮小的植物被燒光,僅剩高大的松、杉類枯干,這些火燒木經過風吹日曬、雨淋霜打,表皮轉白,成了醒目之景觀。安排一小時的健行攬勝,看看游憩區內古早味的樟腦寮、筍灶與木炭窯,經由解說牌可了解其制造過程。至于聆風亭、望鄉亭與棲霞亭等涼亭,則是聆聽松濤或遠眺草嶺風光之好地點。此外,「臺灣-葉蘭展示區」展示了臺灣珍貴稀有野生蘭的生態史;一葉蘭以阿里山為生長區,每年2至4月開花,因花下僅長一片葉而得名。
地址: 嘉義縣阿里山鄉
交通:
1.搭高鐵至嘉義站下,轉搭其他大眾運輸工具。臺灣高鐵網站
2.搭臺鐵至臺北站下,轉搭國光客運(往阿里山)至阿里山。
3.搭臺鐵至嘉義站下,轉搭嘉義縣公車(往阿里山)至阿里山。
4.搭臺鐵至嘉義站下,轉搭阿里山森林小火車至阿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