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西南海岸為一平直的沙崖,由于
日照特長,這一條狹長的海岸線,遂形成一片特殊的鹽田景觀。嘉義縣布袋鎮為全臺第一的鹽產地,每年3至5月,日照最強且無雨水干擾,為鹽場最忙碌的季節,走近海邊,只見一丘一丘潔白的鹽堆與迎風而來的濃濃鹽巴味。
布袋鹽場的歷史可以追朔到清朝時期,當時就已經開始開辟鹽田,到了日據時代,布袋更成為當時最主要的"鹽運港口",大量的鹽陸續銷往日本與中國,在那個四、五十年代更成為鹽田的"白金歲月"。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鹽田曬鹽被機械化曬鹽所取代,所保留下來的鹽田也逐漸轉型,讓這平地竄起的小"雪"山,轉變成特殊的產業景觀與觀光用途,為曾經那段鹽業時代做紀念。
昔日沿著17號省道前行,兩旁盡是由成堆雪白的鹽山所形成的特殊景觀,走近海邊還能感受到迎風而來濃郁的鹽巴味,同時也是民眾攝影留念的好去處。現在的「布袋鹽場」訴說著正是布袋兩百多年前的歷史史跡,一座雪白皚皚鹽山代表著布袋不曾被遺忘的"白金歲月",以及往日鹽工辛勤工作、與天地爭口飯的鹽場風情。同時現在這些閑置在17、61號省道間的鹽灘地,還成為鷺科鳥類和來臺過冬的冬侯鳥群們最重要的覓食場所,有機會來到嘉義別錯過這賞鳥、賞"雪"的絕佳景點。
地址:嘉義縣布袋鎮龍江里新厝仔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