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赴臺服務領先品牌 專業(yè)辦理入臺證、臺灣公司注冊、臺灣包車、臺灣買房 服務電話:13391180972 微信:taiwanpai
    詳細內容

    云林著名旅游景點《云嘉南濱海風景區(qū)》

    來源:www.251994.com 作者:一個主編
    旅游主題: 路線歷時: 0天
    參觀景點:

    云嘉南濱海風景區(qū)云林著名景點有:湖口濕地、鄭豐喜紀念圖書館、外傘頂洲(外傘頂沙洲)、李萬居在地精神啟蒙館


    湖口濕地
     

    湖口濕地
     
    位在云林縣口湖鄉(xiāng),由于生態(tài)資源豐富,常吸引許多水鳥前來休憩覓食。濕地面積廣達200公頃,除了具有豐富的濕地生態(tài)資源以外,也兼具蓄洪、生態(tài)、景觀、游憩及運動等觀光休閑功能,并與鄰近的成龍濕地逐漸形成晚整的濕地系統(tǒng)。 湖口濕地周邊目前整建成適合踏青、賞鳥及觀察濕地植物的好去處,包括一棟木造的賞鳥屋,設備完善,透過賞鳥屋可以不打擾鳥群聚居,觀看白鷺鷥、夜鷺等水鳥翱翔天地的豐姿。 賞鳥屋旁的道路也規(guī)畫成自行車道,是附近居民騎乘玩樂的好地方,每天清晨或接近黃昏時刻,都可以見到大家攜家?guī)Ь斓酱蓑T乘,涼風徐徐,相當自在。 
     
    地址: 云林縣口湖鄉(xiāng)沿臺17線接云143縣道旁
    交通: 自行前往: 沿臺17線接云143縣道 


    鄭豐喜紀念圖書館
     
    鄭豐喜紀念圖書館
     
    因汪洋中的一條船(原名汪洋中的破船),為描述自己成長過程和一生與命運對抗經過的勵志傳記一書而聲名大噪的杰出文人鄭豐喜先生,出生于云林縣口湖鄉(xiāng)后厝村,鄭豐喜生前的希望是蓋座圖書館給鄉(xiāng)親子弟能有讀書的環(huán)境與書本,逝世后,其遺孀吳繼釗女士為了紀念先生鄭豐喜,于是在當地興建圖書文物館。目前館內展示鄭豐喜生前使用過的書籍及義肢等遺物供人參觀,讓民眾可以進一步的了解其生平事跡。 圖書文物館位于云林164縣道上,以斜背式船型屋頂設計別具特色,建筑外型突出,矗立在綠油油的稻田旁,遠望像一艘揚起風帆的船,乘風破浪航行在汪洋大海上,一如他書中所給人的生命啟發(fā)一樣,永遠奮力不懈。 圖書文物館占地約五百坪,目前館內藏書不多,有待各地人士的捐獻。由于周末假日時,許多當地鄉(xiāng)民都會來此閱讀書報雜志,館內除彌漫著濃濃的書卷味,更添加鄉(xiāng)村幾分悠閑氣息。 
     
     
    地址: 云林縣口湖鄉(xiāng)中正路1段43號
    交通:鄭豐喜圖書館位于口湖鄉(xiāng)164線道旁,北部民眾可自高速公路斗南交流道下來→158縣道→145縣道→臺19線→164縣道約4.5公里處附近;南部民眾則可從嘉義交流道下來,直接往北港口湖方向行駛即可,或搭乘嘉義客運亦可至本圖書館。
     


    外傘頂洲(外傘頂沙洲)
     
    外傘頂洲
     
    外傘頂洲位于東石港西方海上約14公里,長約20公里,寬度1-3公里,面積約100余公頃,呈東北、西南走向,因形狀似傘得名,是臺灣最大的沙洲。外傘頂洲受到波浪、沿岸流及東北季風影響,平均每年往西南方向漂移60至70公尺,被稱為移動的國土,行政上歸屬云林縣口湖鄉(xiāng),但實際上大部份則位于嘉義縣東石鄉(xiāng)外海,主要由濁水溪出海時挾帶大量的泥沙沖積而成。近年來由于沙源減少,面積范圍逐漸縮小,嘉義沿海也因此逐漸失去天然的屏障。外傘頂洲上現僅有燈塔一座及漁民自行搭建之「竹篙寮」。 塭港堆燈塔位在口湖鄉(xiāng)外海的外傘頂洲沙灘上,1914年日治時代,日本人在此首次設立燈塔,最初設立的目的就是防止航行在附近海域的船只,因沙洲而招致擱淺,期間曾因臺風、沖蝕毀壞而數度重建,由于沙洲本身是浮動的地基,燈塔的方位也會因沙洲的移動而數次改變位置,影響海上船只導航的功能。目前塔身以鋼鐵建材制造,與一般的磚石泥材燈塔不同,遠遠望去還以為海上架設了根電線桿。燈塔目前已沒有導航的功用,不過仍舊矗立在忽隱忽現的沙洲上,守候著島上的土地。 
     
     
    地址: 云林縣口湖鄉(xiāng)外海的外傘頂洲沙灘
    交通: 下水上交流道往樸子、東石方向經168縣道行駛即抵;或于中山高轉入82號東西向快速公路于太保交流道下右轉往縣政府方向接往樸子168線左轉直駛→樸子→東石→東石漁人碼頭搭乘船只。
     


    李萬居在地精神啟蒙館
     
    李萬居在地精神啟蒙館
     
    出生于口湖鄉(xiāng)梧北村的李萬居先生(1901-1966)是當地的杰出人士,雖自幼貧困,但仍努力奮發(fā),爭取前往上海及法國留學的機會,時值日治時期,李萬居學成返臺后加入抗日的行列,爾后籌組臺灣新生報批評時政,為自由、正義發(fā)聲,陸續(xù)歷經228事件仍舊為民主奮戰(zhàn),一生投入民主運動,最終得到地方上「民主先聲」的美譽。 李萬居故居位于梧北村調天府旁的小巷,原是茅草屋,隨著生活改善才改建成磚造房屋,之后由地方人士奔走、文建會補助及學者專家設計營造,終于讓這塊失落的民主圣地得以再現,將閑置空間改建為具有文化教育與休憩娛樂功能的精神啟蒙館。 建筑仍保有原始的一條龍風格,淳樸中帶有典雅的風范。內部展示配合圖片及文字說明,其個人生平事跡外,讓參觀民眾了解李萬居的一生及早年生活環(huán)境外,也作為社區(qū)活動的空間。故居前的廣場空曠,一旁是可供休憩的涼亭,整體散發(fā)著鄉(xiāng)村樸實的意味,非常值得周末假日前來一游。 李萬居先生故居北邊古井古稱為藥店口,為當時居民的主要用水,附近居民需用水時,便會挑著水桶至此汲水。根據當地耆老口述,古井應于明鄭時即已存在,傳說當時是由荷蘭人所開挖而成,水質甜美,地方更盛傳這口井會預測天候,只要變天,井水立刻會變渾濁。

    備注:
    1.團體參訪需事先與梧北社區(qū)發(fā)展協會預約,平日無服務人員
    2.梧北社區(qū)發(fā)展協會云林縣口湖鄉(xiāng)梧北村復興路246號李文垻(理事長)/李昌明(總干事)。
    3.停車地點為調天府廟埕,民眾可步行至啟蒙館,時間約2-3分 4.96年12底水泉生活館完工 
     
    地址: 云林縣口湖鄉(xiāng)梧北村復興路188號
    交通: 臺78線東西向快速公路下褒忠交流道→臺19線往南→164縣道→143縣道往宜梧方向(東西向78號公路西行至臺西交流道,轉臺17線南下,行至臺61線106.5k下宜梧交流道,經梧北派出所左轉接云143縣道,前行400公尺停車,由調天府旁巷道步行進入啟蒙館) 。
     
    佛山自由行 東莞自由行 珠海自由行 臺州 嘉興 湖州 紹興 南通 鎮(zhèn)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鞍山市| 东安县| 内江市| 沙雅县| 镇赉县| 汉寿县| 县级市| 钟山县| 景泰县| 永昌县| 紫金县| 黄梅县| 青河县| 来凤县| 呼玛县| 龙口市| 北碚区| 济宁市| 巴楚县| 探索| 双城市| 沈丘县| 卫辉市| 金湖县| 内乡县| 盘山县| 原平市| 兴文县| 望城县| 徐州市| 皮山县| 兴城市| 罗平县| 东城区| 泊头市| 田林县| 阳山县| 张家港市| 大丰市| 徐闻县| 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