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斷橋旅游 聽鯉魚精的傳說
來源:www.251994.com 作者:一個主編
旅游主題: 情侶約會,親子游
路線歷時: 1天
參觀景點: 鯉魚精
龍騰舊稱魚藤坪,相傳先民在開墾初時,鯉魚潭有鯉魚精危害地方,鄉民苦不堪言。為了克制鯉魚精作怪。
魚藤坪斷橋位于苗栗縣三義鄉龍騰村,又稱為龍騰斷橋或糯米橋,處于山線鐵路
泰安火車站到勝興火車站之間,橋長約200尺跨越魚藤坪溪,和苗栗縣三義鄉勝興車站一樣建立于日據時代,以糯米砌磚、呈現每層磚頭寬度不一的特色,并有標示記號,橋面距地面有50公,是山線鐵路中最高的橋梁;龍騰斷橋因為在西元1935年歷經關刀山大地震,因此只剩下橋墩供旅游游客欣賞,雖然無法看到龍騰斷橋昔日的完整風貌,但遺留下來的橋墩也具有別種風情,成為龍騰斷橋的最大特色所在。
龍騰舊稱魚藤坪,相傳先民在開墾初時,鯉魚潭有鯉魚精危害地方,鄉民苦不堪言。為了克制鯉魚精作怪,遂在龍騰山區遍植魚藤,同時,又將東面的高山稱為關刀山,用意是借關刀山斬魚藤,以毒殺鯉魚精,最后魚怪果然不再危害,居民從此安居樂業。至臺灣光復設村后,村民認為魚藤不雅而改名為龍騰。
24(1935)年4月21日清晨,臺灣中部大地震,震央即在關刀山附近,三義地區受災慘重,巍峨的山線鐵路龍溪橋,完全震毀,震后在原橋西側另建新橋,遺下拱型橋柱,挺立在烈日風霜里,供后人憑吊。搭火車經三義時,龍騰斷橋遺跡打眼前掠過,令人印象深刻。
88(1999)年9月21日再度遭受九二一大地震的無情摧殘,由北端算起第五橋墩半殘拱口二次被震斷,龍騰斷橋除了深具古樸之美外,也是經歷二次大地震的活見證。
歷史
西元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將臺灣割讓給日本,開啟了臺灣日據時代,日人政府致力于臺灣的開發,不僅開發西部縱貫鐵路,更順利開發地勢最險峻的泰安到勝興約8公里的路段,建了6座隘道、3座橋梁,龍騰斷橋就是其中一座;龍騰斷橋建于西元1905年,隔年立即完工,橋墩并無利用鋼筋或水泥,僅使用紅磚塊和花崗石來達到平衡和吸震的效果,但在1935年7.3級的關刀大地震摧毀下,毀損相當嚴重且無法修復,便在龍騰斷橋西方60公尺處建立一座全新的鐵橋; 1999年921大地震的摧殘下,第6支橋墩又斷了其中一節。
地址: 苗栗縣三義鄉龍騰
交通:
1、客運:由苗栗火車站前搭乘新竹客運往三義方向之班車至三義站,轉乘計程車即可到達。
2、火車:搭乘火車至三義火車站,轉乘計程車即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