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霸公園有三個主要游憩區,分別為武陵游憩區、觀霧游憩區和雪見游憩區。雪霸公園西北側的雪見游憩區及鄰近部落,一般稱為雪見地區,位屬苗栗縣
泰安鄉。雪見游憩區海拔高度約在600 到2600 公尺之間,雨量豐沛、云霧飄渺。1927 年,日本登山家沼井鐵太郎登上大霸尖山,遙望大霸尖山到雪山之間的棱線,感動之余,在考察紀行中寫道:這神圣的棱線啊!誰能真正完成大霸尖山至雪山的縱走,戴上勝利的榮冠,述說首次完成縱走的真與美圣棱線的名稱便由此而來。圣棱線包括雪山主峰、雪山北峰、穆特勒布山、巴紗拉云山、小霸尖山大霸尖山等十余座山所構成的山棱,是雪霸公園內美的景致之一,更因為2006年播出的金鐘獎連續劇《圣棱的星光》而知名度大增。
早期的泰雅族人稱此地為Buan Para,意思就是等待狩獵山羌的地方。園區內的北坑溪古道,是眺望圣棱線的絕佳路段。每年冬季可見雪山棱線的皚皚白雪,雪見因而得名。雪見地區原為北勢群泰雅族的祖居地,歷經多次遷移后,現今分布在大安溪兩側,分別是天狗、梅園、大安、永安、象鼻、士林、中間及蘇魯等八個部落,分屬梅園、象鼻及士林三個行政村。泰安鄉沿著北坑山、盡尾山及司馬限山分隔成前山及后山,所以當地人習慣將位在后山的三個村合稱為南三村,是雪見游憩區的入口之一。因為交通不便,而得以保留純樸自然的鄉村風貌及許多泰雅文化特色。值得旅人放慢腳步、用心體驗,才能深刻感受部落的純樸、寧謐和美麗,這是一個可以體會慢活真諦的地方。
第一天旅游攻略:
09:30-11:30 雪霸公園管理處汶水游客中心導覽解說 透過管理處影音導覽了解雪霸公園輪廓(注1) 雪霸公園管理處汶水游客中心
乘車移動
12:00-13:30 午餐-在地特色料理 將在地料理入菜的餐廳 山吻泉/泰安觀止溫泉會館/湯悅溫泉會館/稻草人食坊/錦水溫泉飯店
乘車移動
14:00-16:00 老街巡禮 走讀清安豆腐街(注2) 清安豆腐街
乘車移動
16:00-17:30 泡湯趣 泰安為苗栗著名的溫泉旅館的地區,來到泰安一定要享受泡溫泉的樂趣 泰安觀止溫泉會館/湯悅溫泉會館/錦水溫泉飯店/虎山溫泉/湯唯溫泉會館
17:30-19:30 晚餐 苗栗縣認證餐廳 泰安觀止溫泉會館/ 湯悅溫泉會館/錦水溫泉飯店/虎山溫泉/湯唯溫泉會館
19:30- 看星星 就寢 泰安觀止溫泉會館/湯悅溫泉會館/錦水溫泉飯店/虎山溫泉/湯唯溫泉會館
第二天旅游攻略:
07:00-08:30 早餐 在地特色料理 泰安觀止溫泉會館/湯悅溫泉會館/錦水溫泉飯店/虎山溫泉/湯唯溫泉會館
09:00-12:00 古戰場巡禮 走古道,憑吊古戰場 二本松解說站→丸田炮臺遺址
12:00-13:30 午餐 享用在地特色料理 (大炮客棧/ㄠ嶩民宿/達拉灣民宿/印象.泰雅 渡假民宿/都瑪斯民宿)
乘車移動
14:00-16:00 古道吊橋探秘 探索古道與吊橋和在地泰雅文化 泰雅染織文化園區、象鼻古道、象鼻吊橋、士林壩
雪霸公園管理處汶水游客中心導覽解說
雪霸公園于81 年7 月1 日成立,是臺灣第五座公園,位于臺灣中北部,屬高山型公園。園區以雪山山脈為主軸,范圍涵括了新竹縣五峰鄉和尖石鄉、苗栗縣泰安鄉、臺中縣和平鄉,總面積達76,850 公頃。園區內地形錯綜復雜,景色氣象萬千,高峰溪流景觀更是雄偉壯麗,同時蘊涵完整豐富的動植物及人文資源,是一個進行深度旅游、寓教于樂的大自然戶外教室。
清安豆腐街
清安豆腐街位于苗栗縣清安村,是一條丁字型的古老街道,泰雅族、客家人混居,由于洗水溪和汶水溪匯流經過,又稱為洗水坑老街,更由于當地水質甜甘,而遵循古法純手工做出的豆腐,顯得十分清香細致滑嫩,多數店家就專賣手工豆腐,故稱之為豆腐街,清安街亦是往泰安溫泉鄉的中繼站。洗水坑的地名源于客家語中的清水音譯冼水,意指干凈的水源,昔因地政事務上的筆誤,使得冼水變成洗水。
古戰場巡禮
丸田炮臺遺址位在雪霸公園的雪見游憩區內,日治時期此處建有炮臺以監控居住在大安溪畔的北勢群原住民部落,以北勢戰役中殉職的日本警捕丸田清來命名。步道全長不到一公里,去程緩降,回程緩升,全線幾乎都行走在海拔一千多公尺的桂竹林和香杉林內。
炮臺遺址居高臨下,可俯瞰大安溪谷;二本松解說站的觀景臺展望更佳,天氣好時,壯闊的大安溪谷、大克山、南三村部落,甚至士林壩等都一覽無遺。此外,途經的司馬限林道還能遠眺圣棱線與雪山西棱、欣賞美麗的云海,也適合賞鳥或騎自行車,或是順登雪見地區高的東洗水山(2248公尺),可說是一條兼具人文史跡、部落文化、自然生態與景觀之美的步道。
古道吊橋探秘泰雅染織文化園區
位于象鼻部落的泰雅染織文化園區,可說是泰雅族編織藝術與文化的傳承重鎮。在此地生長的尤瑪?達陸有感于編織技術在逐漸失傳,便花費多年時間,在一群有心人的支持協助下,在部落中訪問耆老,一點一滴的記錄泰雅編織文化與技術。從種植苧麻,到紡線、染色,從中學習土地、天氣等相關的知識,并且將編織的圖樣做系統化的保存。參觀須事先預約。
象鼻古道全長大約三公里,兩側種植著茂密的桂竹林,修竹參天,夏天非常涼爽。在策所設的眾多觀護所之一,用來關犯人或部落中不乖的族人。目前只剩下廢墟,游客仍可看到觀護所遺留的石砌墻面。
象鼻吊橋這座年紀超過半世紀的古老吊橋,是唯一橫跨大安溪流域的吊橋。為日治時期永安、大安部落學童上學的必經路線,也是象鼻古道的起點。相傳當年日本政府為鎮壓強悍的北勢群泰雅族,于是在象鼻上打洞穿環建造吊橋,像是牢牢的拴住部落的一舉一動。當地的小朋友都是跑吊橋,大人回憶小學時借著跑吊橋來訓練賽跑的專注力。
士林壩于81年3月動工,歷經十一年完成,將大安溪的水引至景山發電廠,發電后的水用以增加鯉魚潭水庫的水量,每日可供七十萬噸的用水。雨季時,潭水綿延約一公里,藍天青山倒映水中,十分美麗。壩上還設有許多介紹泰雅族生活的解說牌,可以了解部落居民的生活習俗、及與大自然相處的智慧。
馬拉邦山道經由細道邦向南連接北坑溪古道,向北可連接鹿場的連嶺古道,日治初期曾被利用為隘勇路,保護樟腦制造與伐木產業。現在古道上仍有古戰場遺址,以及日人和原住民爆發激烈戰斗的險要地點石門。這條路線也以美麗的楓紅聞名,沿途可見許多果園,是兼具自然之美與歷史人文意義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