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市的淡水河、基隆河,自古就是貨運或是通勤者渡船的藍色公路。現今則轉變為搭載觀光客的水上觀光道路。
臺北市藍色公路航線
基隆河:大佳碼頭、美堤碼頭、錫口碼頭。
淡水河:大稻埕碼頭、關渡碼頭、淡水客船碼頭(新北市)、淡水漁人碼頭(新北市)、八里客船碼頭(新北市)。
運輸
大佳碼頭搭高鐵或臺鐵至臺北站下-轉搭臺北市公車(222路)至大佳國小站下。
美堤碼頭搭高鐵或臺鐵至臺北站下-轉搭臺北捷運至劍南路站下。
錫口碼頭搭高鐵或臺鐵至臺北站下-轉搭臺鐵至松山站下。
大稻埕碼頭搭高鐵或臺鐵至臺北站下-轉搭臺北市公車(274、641、669路)至大稻程碼頭站下。
關渡碼頭搭高鐵或臺鐵至臺北站下-轉搭臺北捷運至關渡站下-轉搭臺北市公車(紅35、小23路)至關渡碼頭站下。
一、緣起
臺北市游河活動最早始于79年10月因臺鐵澹水線停駛,淡江渡輪公司經申請同意開闢大稻埕至淡水航線,惟該公司于83年8月澹水碼頭經當地漁民圍堵后,停駛迄今,后經本府交通局于90年8月間,針對基隆河水域發展船舶游河活動進行市民意見調查,于調查成果中了解,高達67%民眾支持發展基隆河船舶游河活動,并且有74%民眾愿意在船舶游河活動開航后前往基隆河乘船游河,可見民眾對于不同型態旅游模式之需求及期待本市發展水域船舶游河活動,本府并開始規劃藍色公路游河活動。
二、藍色公路發展現況
藍色公路自93年2月開航至100年7月底已超過76萬人次搭乘,營運航線及船舶自早期的大稻埕至關渡及大佳段游河2條航線、2艘10人座及2艘54人座小船營運,至今增加大稻埕至澹水老街、關渡至澹水漁人碼頭、關渡至澹水老街、關渡至八里、關渡單點進出、大佳至美堤、大佳至錫口及美堤至錫口等游程,共計9條航線、6家業者經營,旅客可由臺北市大佳、美堤及錫口碼頭乘船悠游基隆河域,或自大稻埕、關渡登船往返臺北縣的澹水老街、八里客船及淡水漁人碼頭,串聯澹水河系熱門景點(迪化街、關渡自然公園、大佳希望噴泉、松山機場飛機起降、臺北101遠景、忠烈祠、美麗華商圈、八里左岸公園、十三行博物館、漁人碼頭、紅毛城、澹水河老街、紅樹林自然保留區等等)及河濱腳踏車道,提供市民休閒、游憩活動,并進一步行銷臺北都會區豐富的親水資源。
三、未來目標
隨著本市活化澹水河政策的推展,河岸景觀及水質的改善、水域及河濱多元游憩活動的引進,將吸引更多游客至本市河濱區游玩,藍色公路亦將受惠,并且經由本市公共運輸處新闢航線、協助業者引進新型式客船、媒合藍色公路及旅行業者、辦理藍色公路熟悉之旅及加強宣傳及行銷等措施,每年藍色公路載客量將以10萬人次以上作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