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溪書院位于臺中市大肚區磺溪里,又稱文昌廟,是光緒14年(西元1888年)創建,屬于清末文教建筑的杰出作品。廟內供奉文昌帝君,也是當時文人雅士聚會及討論詩文的場所。甲午戰爭后,臺灣被割讓給日本,在日本的統治下,磺溪書院教育事業被迫中斷。臺灣光復后,書院不斷遭偷竊、變賣廟產,院內石柱和石板,早已失落;拜殿已倒塌過半;大殿、門廳及正殿等建筑物,都瀕臨全面倒潰狀況,使書院不再擁有當年的風采。直到于西元1986年,被內政部正式列為第三級古跡,并撥款修復及完成規劃布置,得以計畫慢慢恢復原貌。
磺溪書院的格局不像近代的廟宇那么大,是傳統閩南式合院建筑,為介于民宅與
孔廟之間的平面結構,細部裝飾及磚作工夫特佳,堪稱臺灣磚工最考究的建筑,在臺灣建筑史上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其次屋頂的造型形態特殊,屋頂共分為五個段落,六個燕尾,亦覆有小屋頂并留有通風孔隙,是建筑上考究而華麗的作法。
地址: 臺中市大肚區文昌路60號
交通: 搭臺鐵至大肚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