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烏來瀑布分為三層,但以中段最為壯觀,屬斷層懸谷型瀑布,溪水自細窄如巷的溪谷頂端,突遇斷層陷落形成懸崖,溪水即由左側缺口倏地直墜50公尺下深潭,水霧紛飛,煙水迷蒙,堪稱奇景幽境。
瀑布風景區旁有一四層賞瀑臺可供游客欣賞。每年5-6月,及11月至隔年2月也是賞鳥季節,在此地可以享受森林浴,也可觀看瀑布及賞鳥。深秋時,宇內溪兩旁鮮紅色楓葉則鋪陳或漂浮在溪岸,與潺潺溪水、瀑布構成絕美的景致。小烏來瀑布由上至下共有三段。上段落差僅3公尺余,由觀瀑亭隱約可見。中段落差50公尺左右,是北部少見的高落差瀑布,其氣勢澎湃,聲如雷動,水花四濺。中段瀑布上方有小湖,上段瀑布即注入小湖內,相當壯觀。
小烏來風景特定區位于桃園縣復興鄉,占地約195公頃,以小烏來瀑布、風動石、龍鳳瀑布最為聞名,其中小烏來瀑布為匯集眾多瀑布,飛泉自危崖如萬馬奔騰般傾瀉;風動石的奇特異象則遠近馳名。小烏來風景特定區地處北橫公路,入口處在復興橋附近,是一處適合輕松游覽的風景區。
位于小烏來風景特定區內的小烏來瀑布屬宇內溪瀑布群之一,激蕩的水花動人心弦,以公路旁興建的四層賞瀑臺為最佳瞭望點,前行經停車場、瀑布源頭及風動石可抵露營烤肉區(野餐區)及龍鳳瀑布。龍鳳瀑布位于深山幽林之中,需由小烏來瀑布前岔路直行,路程約10分鐘。瀑布分成兩段,似白帛迤邐傾瀉,秀麗綿延,由于未受污染,溪水清澈,繁花綠叢中亦是賞蝶觀鳥的原野。
由桃園縣政府規劃并于2010年底斥資八百萬所搭建而成的小烏來天空步道,為仿美國大峽谷天空步道所設計的透明走道,天空步道寬2米、長16米,距溪谷高度僅70公尺,底部由強化玻璃建造,仿如從瀑布上懸空伸出,站在透明步道上俯視下方溪谷雖與美國大峽谷無法相比,但也能充份感受到視覺的刺激及感官上的震憾。
佇立于小烏來風景特定區內的風動石,高5公尺,重約60公噸以上,以底部僅0.5平方公尺的面積矗立于河岸的斜坡上,由于大半懸空并斜立于河床上,近看仿如傾斜欲倒,更猶如風吹會晃動之感,因此得名風動石,在地形學上被稱作平衡石又有鬼石的稱號,這樣的奇觀不知佇立該處幾百甚至幾千年之久,甚至經歷幾次大地震也不為所動,著實令人嘖嘖稱奇。
北橫公路由大溪至羅浮全長約20公里,連結大漢溪兩旁羅浮與復興的主要橋梁即為著名的復興橋及羅浮橋,這兩座橋梁除了是疏解北橫公路交通流量的要道外,也是北臺灣相當著名的高空彈跳景點,由于是當地勝景之一,讓復興橋旁咖啡廳、餐廳林立,也帶來不少觀景人潮。其中前身為拉號吊橋的復興橋,完工于55年,在泰雅族語中拉號有橫跨的意思,舊時為傳統吊橋,僅供人行通過無法行駛車輛,在當時造成山區居民出入的不便,于是在經過整建并拓寬后,改名復興橋,橋身為淡紫色,長153.8公尺、寬4公尺成為臺灣當時最長的跨徑吊橋,雖然現在已功成身退并規劃為行人徒步區,但完工時通車的盛況直到現今仍令民眾稱奇。而到了83年比鄰搭建的紅色羅浮橋長230公尺、寬10.8公尺,除了成為東南亞最大的跨徑鋼拱橋梁外,更取代復興橋的功能,成為疏解北橫公路頻繁交通流量的主要橋梁,相距僅100公尺的兩座橋,也成為小烏來風景特定區最吸引游人駐足觀賞的景點。
地址:桃園縣復興鄉義盛村興溪道路
開放時間:
小烏來天空步道:
收費亭開放時間:每日08:00~17:00
旺季(6~9月)開放水域使用
淡季(1~5月、10~12月)水域不開放使用
交通:搭臺鐵至桃園站、中壢站下-轉搭桃園客運(往大溪)至大溪站下-轉搭桃園客運(往小烏來)至小烏來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