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博物館位于新北市瑞芳區金瓜石的山城里,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與自然資產,并且是臺灣首座以生態博物館為理念所打造而成的博物館,以資產保存為主,強調永續發展及舊建物的再利用,結合在地的力量,進而帶動區域發展。來到金瓜石,除了欣賞當地特殊地質與自然美景外,更能對金瓜石礦業歷史、聚落文化產生深刻的體驗,并且希望透過金瓜石居民的共同參與,一起經營打造這塊土地的魅力。期許為金瓜石再創另一段不朽的黃金傳奇。
簡介
黃金博物館位于新北市瑞芳區金瓜石金光路黃金博物園區內本山五坑旁,是黃金博物園區的一部份;黃金博物館由昔日臺灣金屬礦業公司辦公室整建而成,是臺灣第一個生態博物館,黃金博物館訴說金瓜石的礦業歷史與文化,讓現代的人們也能體驗金瓜石昔日的繁榮光采。
金瓜石的金、瓜、食
金瓜石的金讓昔日的金瓜石繁榮興盛,讓今日的金瓜石成為民眾懷舊的好地方;金瓜石的瓜就是整座山脈的外觀,名稱也由此而來;金瓜石的食,金瓜石的地瓜、酸菜白帶魚湯都是金瓜石道地的料理,來到金瓜石可要好好品嘗一番。
黃金博物館的一樓展覽室
黃金博物館共有三層樓,一樓展覽室的常設展分為幾個主題,溯歷史金河-將金瓜石的歷史分成大航海時代(十六世紀左右)、清領時期(1890-1895 )、日治時期(1895-1945)、時期至臺金結束營業(1945-1987)四個時代做介紹;大金瓜露頭-金瓜石的地名即從這座貌似南瓜的山頭而來,臺語的金瓜即為南瓜,所以就叫做金瓜石,但是由于臺金公司的開采,所謂的大金瓜露頭已不復存在;本山坑道模型-本山下的坑道全部接連在一起,全金瓜石地區坑道總長度達600多公里,深度則到達海平面下132公尺處;早期采礦流程-從爆破鑿洞到礦石開采的過程完整呈現在民眾眼前;坑外運輸系統-從最早被當作運輸工具的馬、電車至柴油車的發展,還有少數供人乘坐的平臺車讓民眾參觀;私人煉金情境模擬-金瓜石當地煉金時多采用氰化煉制法,稱私入礦坑盜采金礦的淘金客為散花仔,以土法提煉有別于臺金公司以機械化的選礦與煉礦,情境模擬得十分逼真;盟軍戰俘營-1942年英軍將在新加坡俘虜的523名戰俘帶來金瓜石,這些戰俘在日治時代時從事采礦的工作,少量的糧食配給以及惡劣的環境,在攝氏40度的本山六坑礦坑因此而病死或是虛 ??弱到無法工作,新的戰俘陸續來此地補充,總計共有1135個戰俘曾在金瓜石為日本人勞役,這些陳年往事都讓我們感覺歷歷在目。
黃金博物館的二、三樓
黃金博物館的二樓也有常設展,共有三個主題:金的運用-讓民眾了解金在生活、科技上到底有什么可運用之處;家-家是以523只金螞蟻為主體的生態作品,每只螞蟻栩栩如生,讓人不禁以為是活生生的螞蟻;『大金磚』-一塊高達220公斤的999.9純金的大金磚,在2004年獲得金氏世界紀錄,220公斤的黃金可能需要開挖4000萬公噸的礦石才有可能集成。黃金博物館的三樓則為淘金體驗區,讓民眾體驗用淘金盤淘洗砂金的樂趣,園區并附送小瓶子讓民眾將淘洗到的砂金帶回家。
地址:新北市瑞芳區金瓜石金光路8號
門票價格:100臺幣
交通怎么去:
1.火車:搭北回鐵路到瑞芳站下車,再換基隆客運濱海線,往金瓜石方向即可到達黃金博物館。
2.大巴:于基隆火車站旁搭基隆客運濱海線,往金瓜石方向即可到達黃金博物館。
開放時間:
1、周二至周五:上午9:30至下午5:00止;下午4:00停止售票。
2、周六及周日:上午9:30至下午6:00止;下午5:00停止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