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富貴角 賞棱石 沙丘和礁岸
來源:臺灣游 作者:一個主編
旅游主題: 海邊風情,奇幻,周末出游
路線歷時: 1天
參觀景點: 富貴角
風棱石數量及規模為全臺之冠,獲林務局遴選為臺灣百大地景之一;另有富貴角公園內的風剪樹、老梅海邊的綠石槽等自然景觀,均獨具特色。
富貴角位居臺灣的最北端,為一海岬,岬頭附近山翠海碧,景象壯觀,因東北季風盛行,風棱石相當發達。富貴角燈塔位在岬角盡頭,是臺灣海岸線的最北端點,八角形的外觀、黑白的條紋,顯得格外顯眼,在??曲折多暗礁的北部海岸,指引著海上船只。
富貴角公園:原名老梅公園,由于位在富貴角岬及石門礁岸所形成的老梅海灣地形內,因此來到這里可同時觀察風棱石、沙丘和礁岸等三種海??岸地形景??觀及濱海植物。公園規劃有完善的步道,以及烤肉、露營等游樂設施,引旅游者留連。
風砂磨蝕而成的風棱石,僅見于多強風、細砂且巖塊堅硬的地區,富貴角一帶的風棱石數量居全臺之冠,一般棱面以四面的最多,但由于風向變化及巖塊位置改變等因素,造成了各種不同的巖石外觀。
地址:新北市石門區富基村
景觀特色:風棱石數量及規模為全臺之冠,獲林務局遴選為臺灣百大地景之一;另有富貴角公園內的風剪樹、老梅海邊的綠石槽等自然景觀,均獨具特色。
公交前往:
1、臺北公保大樓前搭往金山的皇家客運,轉搭淡水、基隆客運往淡水,在富貴角站下車。
2、臺北北站搭往金山的國光客運,轉搭往淡水的淡水、基隆客運,在富貴角站下車。
地鐵前往:1、搭捷運至淡水,轉搭往金山或基隆的淡水、基隆客運,在富貴角站下車。
臺灣最北端的燈塔富貴角燈塔
富貴角燈塔塔高14.3公尺,是日本據臺期間為建設日本與臺灣兩地間的海底電纜及航路標識,所興建的第一座燈塔,竣工于西元1897年2月并正式運作,原名「富基角燈塔」,后于西元1972年改名「富貴角燈塔」并沿用迄今,燈塔原為八角形鐵造結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慘遭轟炸,不僅讓塔體嚴重銹蝕,燈器也因此毀壞,直到43年(西元1954年)臺灣政府將塔體暫時更換為鋼架塔,并于51年(西元1962年)以混凝土修筑為原八角形塔身,且將原方便船只于濃霧中辨識的黑白相間的平行條紋再次漆上,讓這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地標,長年矗立富貴角海岬。
老梅綠石槽
由富貴角公園濱海人行步道沿伸而下的老梅海岸,有著全臺唯一的特殊景觀綠石槽,石槽在地理名詞中,稱為潮槽、海蝕溝,這些老梅海岸邊的石槽排列整齊,其由來是大屯火山爆發后的火山礁巖遺留在海岸邊,在長期的海浪沖刷之下,侵蝕掉松軟的部份,而留下來的則是較堅硬的質地并形成溝槽。在這種特殊的石槽景觀中每逢東北季風盛行的冬季,巖面受浪花拍打而滋潤,進而滋生學名為石莼又稱海萵苣的綠海藻,除了石莼外還有裂片石莼、扁石發等,這類海藻的盛產期依品種的不同,約為二月~五月間,之后就在夏季的艷陽下曝曬而干枯。
富貴角公園(原老梅公園)
富貴角公園(原老梅公園)位于北海岸北端,富貴角海岬與石門礁岸所形成的老梅海灣地形內,原名老梅公園,經北觀處重新規劃后興建了烤肉露營區及游樂區,游樂區中的吊橋、獨木橋等游樂設施,為符合環保概念,全數使用天然材質的原木及廢棄輪胎組合而成,除此之外,還有戶外迷宮、公園堡壘、眺望平臺等,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園內,有著名為「風剪樹」的奇景,這些生長于海邊的榕樹,因東北季風的吹襲,讓原本應該直挺的枝干順著風勢橫生,并成為現在歪斜的模樣;前往富貴角公園可漫步于濱海人行步道,并觀賞風棱石、沙丘以及礁岸等景觀,讓您除了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還可放松身心、恣意游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