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嶺古道是先民開辟淡水廳到噶瑪蘭廳之間的淡蘭古道中之一段,為介于新北市貢寮區遠望坑到宜蘭縣頭城鎮大里之間的山區路徑,全長8.5公里,經過臺灣新北市及宜蘭縣兩縣分界山的草嶺,故稱之為草嶺古道。
淡蘭古道的開辟大約是在清乾隆末期,當時由白蘭氏開辟暖暖經十分、楓仔瀨、頂雙溪出宜蘭的山路;嘉慶12年,臺灣知府楊廷理開辟了自四腳亭經蛇仔形至頂雙溪,越草嶺以出宜蘭的山路。在道光3年臺灣北部望族林平侯(林本源之始祖),因當時艋舺、萬華到蛤仔難(噶瑪蘭)的交通非常不便,而斥資拓修楊廷理所開之路線。清咸豐6年,林平侯之子國華繼承父志,修筑基隆經瑞芳、頂雙溪到三貂嶺的路線,從此淡蘭通道成為暢通東西之間的重要孔道,行旅興盛達百年之久。
在清朝時宜蘭由于有山地屏障之故,對外交通極為不便,所以在西元1807年間,開辟草嶺古道,也是維系宜蘭地區發展的命脈。草嶺古道屬淡蘭古道中之一段,亦是目前僅存的古代道路遺跡。古道是由新北市貢寮區遠望坑至宜蘭縣大里山區之間,因年代久遠而湮沒于荒煙蔓草中,后來經東北角管理處的重新整修后,目前已成為一條兼具知性與感性的健行步道。古道全長約10公里,全程步行時約須3-4小時。所經之處闊葉林木蒼郁,溪水淙淙,加上東北山區多雨濕潤氣候之下,處處都綻放翠綠之色,時有云霧時而帶有水氣加上強勁風勢,讓人有置身世外的感覺。沿途有三座涼亭,另還有跌死馬橋、清澈山溪、福德祠、蒼綠桂竹林、雄鎮蠻煙碑、虎字碑、啞口等佳景古跡。
地址:新北市貢寮區遠望坑到宜蘭縣頭城鎮之大里之間。
公交:
1.于臺北搭乘國光客運往羅東、宜蘭方向客運車,于福隆站下車,再沿步道即可到達草嶺古道。
2.于基隆搭乘基隆客運往福隆方向客運車,于福隆站下車,再沿步道即可到達草嶺古道。
3.可搭乘臺灣好行-黃金福隆線。
火車:
搭乘北迴線(宜蘭線)至福隆站下車,再沿步道即可到達草嶺古道。
自駕:
1.國道1號:于八堵交流道下,轉走瑞濱公路,再接臺2線濱海公路至福隆,再沿步道即可到達草嶺古道。
2.國道5號:過雪山隧道由頭城交流道下往臺9號方向行駛,轉臺9甲線,過即可到達。或至福隆,再沿步道即可到達草嶺古道。
3.宜蘭:可走臺2線濱海公路往基隆方向至大里,再沿步道即可到達草嶺古道。
4.基隆:沿臺2號省道往頭城方向抵福隆,再沿步道即可到達草嶺古道。
東北角海岸步道系統位于臺灣的東北角區域,目前主要步道區分為草嶺古道、隆嶺古道與金字碑古道,支線步道則有燦光寮山- 無耳茶壺山 - 基隆山步道。其中草嶺古道、隆嶺古道屬東北角海岸風景區內,另外的金字碑古道、基隆山-燦光寮山步道則屬基隆市瑞芳區。
草嶺古道沿途可見闊葉樹林、人工栽培的針葉樹還有亞熱帶雨林最具特色的筆筒樹。還有澄澈山溪、福德祠、跌死馬橋、雄鎮蠻煙摩碣、虎字碑、觀景亭、草嶺古道大里游客服務中心等景點,草嶺古道途中設有三座涼亭、解說牌及公廁等設施,可供游客休憩與服務。全程步行約須3到4小時,非常適合全家一起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