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權交替之后,兩岸交流受到政治干預,有消息指出,吉林省臺辦下令暫停審批陸生來臺,而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昨還廣發簡訊給會員學校,提醒各校心里要有譜。
《聯合報》報導,私校協進會成員昨都收到簡訊,指近期陸生限縮傳言不斷,大陸各省還未同調,據稱是中央交代各省依以往交流經驗各自判斷決定,學位生目前了解仍維持原狀,至于交流跟研修生可能會限縮,各校有必要跟對口學校查明,下學期如何處理。
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則證實,學校長期和江西財經大學合作,過去連續七年舉辦臺灣暑期研習營今年突然停辦,原本預定四名短期研修生也沒人要來,推測與「氛圍不對」有關。元智大學校長吳志揚也說,該校和江西省南昌大學合作,每年都有數位交換生來臺,今年該校卻以加強審核、重新檢討等原因,確定交換生不來了。至于陸生人數最多的義守大學,原本將與廈門合作開設的三加一專班也喊卡
近日也有在中國從事教育資訊平臺的臺商向《蘋果》透露,從蔡英文勝選后,各省市教育單位就收到通知,要求暫緩與臺灣教育交流互動,而520后國臺辦更通令,未來4年的教育交流都將暫停,至于何時恢復,還需觀望民進黨對兩岸議題的態度。
對于中國阻止陸生來臺的訊息中國網友反應不一,有網友說真的停了好多,也有安徽、云南網友稱他們學校一切如常,還宣稱連入臺證都收到了,因官方并未發布明確訊息,有網友揣測應該是停部分而非全停吧。
陸生來臺遭限縮傳言不斷教部:沒接到陸官方訊息
新上臺后,不僅陸客人數緊縮,近期教育界也頻傳陸生來臺恐遭限縮。不少私立大學校長說,最近不僅有風聲,部分學校短期研修生或寒暑假交流營隊已受到影響,擔憂多年累積的兩岸學術交流受沖擊;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昨還廣發簡訊給會員學校,提醒各校心里要有譜。
私校協進會成員昨都收到簡訊,指近期陸生限縮傳言不斷,大陸各省還未同調,據稱是中央交代各省依以往交流經驗各自判斷決定,學位生目前了解仍維持原狀,至于交流跟研修生可能會限縮,各校有必要跟對口學校查明,下學期如何處理。
還有傳言說,吉林省臺辦已下令暫停辦理陸生赴臺的審理、批準作業。
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則證實,學校長期和江西財經大學合作,過去連續七年舉辦臺灣暑期研習營今年突然停辦,原本預定四名短期研修生也沒人要來,推測與氛圍不對有關。
元智大學校長吳志揚也說,該校和江西省南昌大學合作,每年都有數位交換生來臺,今年該校卻以加強審核、重新檢討等原因,確定交換生不來了。至于陸生人數最多的義守大學,原本將與廈門合作開設的三加一專班也喊卡。
陳振貴說,上周他去了北京、上海與大陸學校碰面,明顯感受到氛圍有點低氣壓,陸方大學觀望官方態度,江西財經大學看起來雖是個案,但各省市揣摩上意 ,學校也會看著辦。
私校協進會理事長、文化大學校長李天任表示,還未有正式訊息,但傳言太多,因而發布簡訊提醒各校。但李天任也說,目前聽到的多是短期研修生、寒暑期交流生受影響,且是零星個案,還不是省級動作,不需自己嚇自己,但也不能說沒事。
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說,教育部目前沒有接到大陸官方訊息,僅止于傳聞,強調新上臺后陸生政策不變,將再了解是否確有此事。
陸生聯招會總干事、南臺科大副校長張鴻德則說,目前未接到任何官方訊息,昨也有很多陸生來詢問,經和北京海峽兩岸招生服務中心確認,只要是通過正式錄取的學位生,到臺灣念書手續環節不會有障礙。下學期預計來報到的研修生,目前作業如常。
3.4萬短期陸生一旦限縮…學校收入大減
教育部統計,去年四萬多名陸生在臺求學,其中三萬四千多人是短期生。不少私校指出,陸生若減少,除了影響交流機會,也會沖擊學校財務。
若以三萬四千名短期研修生,每人每學期學費以十萬元計算,保守估計就有卅四億元;不少陸生還是來臺一學年。
文化大學校長李天任說,財務沖擊是其次,更可惜的是政治讓兩岸師生、學術交流因此減少。陸生不只可以多認識臺灣,臺灣學生也可以借此對大陸風土民情、社會氛圍有更多了解,效益應放大,不應縮小。
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說,兩岸大學簽下很多校對校合作協議,若因政治無法實行,將等同白紙。不具名的私校高層說,若陸生不來,原本幫忙安排的住宿規模也白費。
文大戲劇系陸生王樂水說,有聽到傳言說陸生來臺可能加嚴,想來就讀的學弟妹都有點擔心。閩南師范大學、臺師大的陳姓交換生說,大陸不應把政治和教育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