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實價登錄上路影響,10月臺北市交易量持續落在低水位,單月買賣移轉棟數2,890棟,僅較9月小幅增加3.36%,但比去年同期衰退11.21%。房仲業者觀察,后續市場將出現價平量增格局。 臺北市地政局昨(1)日率先其他縣市,公布10月買賣移轉棟數達2,890棟,交易量連續2個月在3,000棟以下的低水位,僅較9月的2,796棟小幅增加。
本網站提供臺灣看房團服務,臺灣買房投資+旅游,全國統一熱線: 400-001-5186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桉經理曾敬德指出,交易量低迷,主要是因部分民眾及預售屋開發商,搶在實價登錄之前提前交屋,以致9、10月交易量減少以區域來看,交易量賣座王由
北投區以335棟再次奪冠,中山區的303棟、南港區292棟分居2、3名。若從月成長幅度來看,南港區、
大同區異軍突起,成長幅度分別達66.86%、55.05%,接著是文山區的23.67%。
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南港區因有三重路上的NY21紐約花園與興中路上的翔譽之心交屋,推升區域移轉量大幅增加。
臺灣房屋智庫研究員洪佩君表示,大同區因「雙子星大樓聯合開發桉」如火如荼地展開,讓大同區有機會擺脫生活圈老舊的氣息,發展成下一個產業核心的區域后盾,在重大公共建設加持下,交易量能表現不俗。
住商不動產加盟事業處副總經理劉明哲分析,房市交易量在9月已打底完成,10月受到實價登錄上路觀望潮影響,量能仍低,不過已有回溫跡象,預期第4季在自住客戶購屋旺季下,房市將維持「價平量增」格局。 黃舒衛則認為,實價公開后,買賣雙方對價格認知仍將有一段磨合期,預料將延長房市盤整期。